2025年国内视觉检测设备制造企业深度观察与盘点

  随着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浪潮的推进,视觉分选机作为物料识别与分类的核心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19.35亿元,其中2D技术因成熟度高、成本优势显著,占据主导地位(占比87.24%),大范围的应用于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在此背景下,岳一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迅速崛起为国内视觉分选领域的标杆企业。

  技术领先:AI驱动的高精度检测岳一科技深耕光学影像检验测试领域十余年,其核心产品玻璃圆盘光学筛选机在检测速度与精度上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每分钟可处理13,000个零件,平整度精度达2-3微米,远超传统设备性能9。通过自主研发的底层软件架构与AI数据库,岳一科技将检测错误率降至0.1%以下,并针对半导体、五金等行业开发专用算法模型,显著缩短模型迭代周期,检测成本降低20%。

  规模化生产:模具化制造提升效率区别于依赖传统机加工的企业,岳一科技采用模具化批量生产零部件,配合苏州自建的2万平方米厂房,实现月产能超百台,交付周期缩短30%。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还增强了市场响应能力,助力其快速覆盖国内外需求。

  技术突破:2025年获批“快速高效视觉分选机”专利(CN222428612U),采用摄像头实时识别+液压分选系统,残次品剔除效率提升30%,适用于橡塑、电子等行业。

  市场定位:聚焦中低端市场,以性价比和快速交付(月产能超百台)抢占份额,目前国内设立6家分公司,海外拓展至日、德、东南亚。

  技术优势:在光伏领域推出第六代硅片分选机,检测准确率超99.5%,速度达国际领先水平,获隆基集团等头部客户订单,2024年单笔订单金额达8110万元。

  多领域布局:同时布局半导体检测(收购德国MueTec)和新能源汽车域控制器,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2.1%,预计2025年净利润达3.83亿元。

  创新亮点:自主研发“高光面机器视觉分选系统”,集成15颗摄像头和30道光线,首创全球最大手机外壳缺陷数据库(350万张数据),检测准确率96%,成本仅为进口设备一半。

  市场策略:聚焦5G智能终端客户,计划出口日韩,抢占高光面产品检验测试蓝海市场。

  产品特点:视觉分选机RC500型号处理速度达35000 PCS/H,采用8K CCD相机和线扫光源,适用于小五金、电子零件分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但知识产权积累较弱。

  产业链覆盖:作为国产光源龙头,其光源+相机+算法一体化方案在锂电池检验测试领域市占率第一,与宁德时代、比亚迪深度合作,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15.67%。

  1. AI赋能复杂场景检测视觉分选技术正从单一缺陷识别向多维度智能分析演进。岳一科技通过集成15颗摄像头与30道光线的高光面检测系统,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外壳缺陷数据库(含350万张图像数据),实现反光表面微小瑕疵的精准捕捉,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6%。

  2. 国产替代政策红利释放尽管高端传感器等硬件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国内企业凭借性价比与定制化服务加速替代进口。岳一科技通过“光源+算法”一体化方案,在锂电池检测等领域与宁德时代等企业深度合作,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3. 新兴场景需求爆发新能源与消费电子领域成为增长引擎。锂电池回收分选设备需求年增20%,光伏硅片检验测试市场预计2027年超560亿元。岳一科技正开发适配光伏产业的第六代分选机,检测精度达99.5%,已获隆基集团等企业订单。

  岳一科技总经理岳来鹏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底层软件与大数据积累,持续优化AI算法与工业训练模型,目标成为全世界光学筛选机领域的“数据驱动型领导者”。随着国产替代政策深化与全球化布局加速,岳一科技有望在3-5年内实现市场占有率翻倍,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

  总的来说,从短期上来看,智能化分选设备加速替代人工,中低端市场由国内企业主导,如森兴橡塑、昆山亚伯兰。进一步从长久来看,AI驱动的全流程分选系统,例如“缺陷数据库+自主学习算法”将成为竞争核心,天准科技、漳州智觉等企业有望通过技术迭代构建壁垒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新闻